四月十五有感
农历四月十五唱戏是我村传统的庙会,村干部会在戏场院里戏台的正对面的神梯上设立神台,从起唱的那天开始人们毕恭毕敬地从西马村庙里把青山圣母和青山爷爷请到神台上,会有很多四面八方的客人涌来虔诚跪拜,祈愿神灵保佑。青山圣母恩泽四方,有求必应!从我记事起我村第一次唱戏大概是在我十五.六岁的时候,那个时候村里唱戏家家都有很多亲戚住下来看戏,戏场院里包括每一个角落都座无虚席.我家没有多少亲戚,只有西雷村的姨姨,姨姨会在前两三天来给我们做糜子粉,姨姨的手艺塞过大厨,做下的糜子粉光滑细腻,弹性大,光泽强,一一个碗托倒出来晶莹剔透像个精美的工艺品,吃在嘴里丝滑筋道,姨姨炒出来的粉汤更香,上面飘着一层黄橙橙的油花.....现在只要看见糜子粉就想起了姨姨想起了母亲.....到了四月十三,我家一改往日的粗茶淡饭,炕头上端上了花卷,馒头,菜里也有了豆腐粉条,十五这天大人们早早起来准备午饭,母亲虽然不能下地干活,但是只要把东西放在炕上,母亲什么也会做,她搭碱柔面包包子,和粉丝,调凉菜都离不开她亲自动手,父亲和姨姨在地下各忙各的,这一天的饭菜很丰盛,盘里多了肉包子,菜里也有了肉片,还伴着凉菜,中午的时候家里也会来三四个客人,我们放学回家吃着这么可口的饭菜,第一次感到村里唱戏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和高兴的美好事情,从此四月十五和过大年一样令人期待和神往。
在我十五.六岁的时候,村里基本上家家都大量种植向日葵,晚上看戏的时候我满满的塞一裤兜葵花瓜子,那种黑色瓜子虽然不大,但是皮薄肉多炒熟特别好吃,我磕得嘴唇,牙齿,满嘴发黑,甚至舌头上起了泡也停不下来,戏场院里铺着一层厚厚的瓜子皮,记不清戏场院里摆设着什么滩点,只记得有卖麻叶儿的,吃饱饭走在麻叶跟前身无分文的我,还是忍不住往肚里咽口水。上高中的时候,礼拜天回家赶上唱戏,父母会给我锅里留着好多可口的饭菜,饥肠辘辘的我面对着丰盛的饭菜,还得动脑筋,我不先吃粉,因为粉是虚软的,会有饱腹感,所以我先吃硬食,最后再吃粉比较划算,我把想法说出来父母听了开怀大笑,笑声和目光里充满了对我的疼爱,平凡普通的农家洋溢着一家人过节的快乐和满足,临走的时候我步履沉重,万分不舍,真想找个理由不去学校,把戏看完!
几年以后姨姨早离世了,我也结婚生子,唱戏的时候姐姐在本村忙着招待婆家的亲戚,两个弟弟也不在家里,我全家三口(那时儿子没有出生)成了娘家主要亲戚,成了父母心尖上货真价实的最盼望见到的贵客,父母虽然年纪越来越大,母亲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但是我发现他们因为我一家的到来精神抖擞,父亲早早买下肉和豆腐还有糜子粉,母亲在炕上做包子,和粉丝,父亲在地下跑腿,烧火,他俩为了给我们吃上顿好饭不知疲倦,干劲十足,这大概就是父母对子女与生俱来的亲情力量吧。临走的时候还要带一大包蒸好的干粮。那个时候戏场院里滩点也比较多了,各种零食和玩具琳琅满目起来,女儿除了对麻叶不感兴趣,其他吃的,玩的东西都想要,我不够200元的工资,不得不精打细算,口袋里的每一分钱都有安排,不能满足她的要求,回到家母亲会从她的花布包袱里取出一个小包裹,里三层外三层包的严严实实,母亲一层一层地翻开,取出好几张,有五毛的,有两毛的票子递给女儿,女儿高兴的拿上钱,用了没有用外婆取钱的功夫就把钱花个精光。看完戏,我从东家串到西家,直到父亲喊我回家吃饭。2002年我不能上班,在家养病一年多了,一直没有食欲,500元工资,单位每个月扣除300,剩余的钱给只有三岁的儿子买普通奶粉,给自己买药,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囊中羞涩,四月十五唱戏我一没精神,二没心情回去赶会,又怕二老忙活了半天,看不到我回去担心和失落,犹豫之后,还是强打起精神回去,由于没有像以前一样早回去,坐卧不安的老父亲从家门口张望到戏场院,戏场院里一看见我立刻转过身摘下眼镜,边干咳嗽,边揉眼,裝出心平气和的样子告诉我眼里刮进了沙子,我也强颜欢笑没有让他看见我泪眼模糊,我知道我就是那粒让他流泪的沙子,不仅没舍的给他点赶会的零花钱,还让他们因为我的身体焦虑不安,担惊受怕,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内疚,说不清的无能为力,也许那天我如果没去,老父亲一定会步行到城里来看个究竟,让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2002年四月十五成了父亲生命中最后一个庙会,就在那一年四月十五以后的第20天早晨,老父亲前天在小卖部奢下一盒小兰花香烟第二天早晨起来与世长辞。如果早知道他走的这么早,我多借点钱给他零花,不至于让他奢账买烟,如果不是担心我的身体,(父亲看见我对着丰盛的饭菜,没有了以往的狼吞虎咽,而是吃的很勉强嚼在嘴里不想下咽,吓得偷偷抹泪)父亲也许还能多活几年!我不仅让他流泪还要了他的命!
父亲刚去世几年,四月十五顿失了往日的欢乐,悲伤笼罩在每个人心里,冷清和压抑驱散了父亲在时的其乐融融温馨的节日气氛。我和姐姐强忍着悲伤,坚强的母亲把悲痛藏在心里,在小外甥目前强颜欢笑,每当听到戏台上锣鼓打起来的时候,仿佛震破了我的泪腺忍不住泪如泉涌,忍不住的撕心裂肺,座无虚席的戏场院里再看不到我戏迷老父亲的身影。以后的四月十五,我去与不去都与他无关。父亲不在了,家里只有不能下地的母亲苟延残喘地夏天一个人挣扎着过,赶四月十五成了我的责任,只要母亲在村里,无论礼拜不礼拜我总要兑好课赶会,母亲可能在四月初一就坐在窗口望眼欲穿了,一见我儿子就把她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和准备好的几块钱,送给儿子,希望我们能多在些日子,但是每次都不能如她所愿。我今生对母亲最孝敬的一件事,就是有一年四月十五给母亲从残联要回一把轮椅,我和姐姐把母亲推到戏场院里,看了看戏,见了见日新月异的村容村貌,见了见她好几年没有遇见的老熟人,戏场院里,母亲像个刚见世面的小孩,胆却而新奇,旁边有我和姐姐的陪伴,我想那是父亲去世以后母亲最幸福的一次四月十五会,遗憾的是轮椅只用了那一回,母亲也只坐了那一回.....
再后来母亲也走了,两弟弟也在外面,家里的大门上了锁,唱戏的时候,表嫂早早做好丰盛的饭打电话让我回去,我站在我家大门口呆立良久,好长时间心里不能接受生我养我的娘家把我冷冰冰的拒之门外,让我有家不可回!母亲刚去世的几年里,我四月十五回去会偷偷去他们坟头走一走呆一呆,然后带着无尽的失落离开。从此百听不厌的晋韵旋律里注入了我浓浓的乡愁.....从此四月十五日倍增着我无尽的思念.....
如今,父母走了好几年了,我也步入老年,渐渐地从悲伤中走了出来,我选择放下,他们入土为安灵魂早已超升骨肉早已溶化在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里,那老房子后面起伏的前山山脉像父亲弯弓的脊梁永远沉睡在那里,深沉而壮观.现在他们虽然无处可寻,但是无处不在,他们就在那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里得到永恒,四月十五的戏场院里父亲看戏的背影也永远刻在我的每一根神经里,不可磨灭!
2016年我有了微信,2017年我建了同学群,微信里联系到多年不见的发小同学,有太原,柳林,忻州工作的,有嫁到周围村里的,有在外地打工的,我们相约到四月十五回村相聚,老村长就是我们的发小老同学,他热情地招待着我们,每个多年不见的同学都没有了年少轻狂的模样,不管过的好与不好每个人脸上都刻下了岁月的痕迹,让人感慨万千。第一次聚在老村长兼老同学家里,同学们举杯畅饮,相谈甚欢,感觉四月十五又找回父母在世一样的快乐,群里冷冷清清没人说话的时候,只要有人提起四月十五,群里立刻热闹起来,期待和憧憬着来年的四月十五。
四月十五不仅是青山圣母的盛会,也是每一个小王村人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节日,现在文化生活丰富了,戏场院里看戏的人早没有了原来人山人海的场景,但是每一个外地的游子总要想方设法回家赶会的,这一天不仅在神灵面前虔诚地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凝聚着亲人的亲情和发小同学的友情。戏台上声情并茂的演唱仿佛是家乡亲人的呼唤,提醒着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家乡人,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官多大,都离不开青山神母的保佑和恩泽,同时提醒每一个在外的游子这一天记的回家看看生你养你的那个人。我坚信我的家乡在青山神母的庇祐下,在一届届村干部的励精图治下蒸蒸日上,奔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上一定会冲在最前沿,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丽,父老乡亲们会过的越来越富有!
郝换莲
二〇二三年四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