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二中初二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
作为初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批阅本次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作文语言枯燥、别扭、毫无美感,更有学生大白话一贯到底,实在缺乏语言艺术美,缺乏文采。因此,于2021年11月4日我们语文教研组就《如何给作文语言润色》这一论题进行了教研,经过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应从词语、修辞、句式上下功夫:
一、关键词语、精心锤炼
1. 动词用得好,能使作文鲜活灵动,充满生命的力量。如林斤澜的《春风》 :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针扎。作者之所以能将北国春风的野性写得力透纸背,这完全是得益于加横线动词的巧用。
2.形容词运用恰当,能增添作文的美感。不过形容词的运用请注意两种情况:其一,叠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为什么读起来铿锵悦耳、音韵和谐,这么美呢?加横线的叠词功不可没!其二,在句子主干(主、谓、宾)前适当补上些形容词加以修饰、限制,能使干瘦的句子显得有血有肉,如林莉的《小巷深处》 :在风中,她(母亲)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地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本段运用了一系列的形容词(加横线的),不仅写出了母亲饱经风霜的形象,而且还显得生动、丰满,去掉了句子就显得严重脱水,就不滋润了。
3.拟声词用得巧妙,就能把场景描写得有声有色,能突出某种特定的氛围。如曹德权的《窝子》:终于,天际开始出现鱼肚白。二妞轻轻抽泣起来。好久,她抹去眼泪,抓起鸟炮,狠狠地对准那颗启明星一勾枪机。嘎咚!天空霎时大白。一个“嘎咚”,烘托了环境的古朴和主人公命运的沧桑,其中的滋味只可意味,很难言传,真是高明。
二、修辞手法、灵活运用。
适当运用修辞,能增强作文的表达效果。巧用比喻,能使作文生动、形象;运用排比,能增强作文的音韵美,读起来一泻千里、气贯长虹;引用名句,能使作文丰富、厚重,能增添内容的人文气息;当然还有夸张、拟人、反问等,种类较多,需用心揣摩。如一篇写春景的文章“满田满坡的野花开了,园里的桃花、梨花、杏花也开了,羊儿出圈了,牛儿出栏了……”读起来索然无味,运用一些修辞——引用、拟人、排比等,稍作修改,效果就明显不同,改为:“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满田满坡的野花开始呼唤了,那红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杏花,唱出了酝酿一冬的甜蜜,羊儿“咩咩”出圈了,牛儿“哞哞”出栏了……”这样描写使形声色味兼备,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三、句式稍短,整散结合。
初中生写作文,句式总的来说应稍短,应整散结合,不宜太长,
太长难读;也不宜太散,太散难美。如刘大杰的《巴东三峡》:“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这样句式不长,整散结合,读起来如风行水上,极其轻松、惬意。
我们将本次教研成果循序渐进的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平时将作文写作与作文欣赏结合,学生的语文表达素养定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